基础医学院学院概况
基础医学院承担了多学制、多专业,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基础医学教学工作,承担基础医学院、临床医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口腔医学院、药学院、护理学院等医学相关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、本科生、成人继续医学教育等各种层次、各种类型学生的全部医学基础课教学,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心,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教学、科研部门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87人,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7人,教学科研人员中教授29人,青年研究员4人,副教授37人,讲师67人;拥有博士学位教师93人,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67.88%。
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”1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,“萃英讲席教授”9人,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 3人, “跨世纪学科带头人”8人,“甘肃省领军人才”第一层次2人、第二层次1人,甘肃省飞天学者3人,甘肃省“333”、“555”人才工程第一、二层次人员10人。
学院下设16个教学科研基层组织、1个办公室、8个科学研究中心。基层组织分别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遗传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医学生理与心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病原生物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免疫教研室/研究所、病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病理生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中西医结合教研室/研究所、药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循证医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外科手术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新药设计与合成教研室/研究所、神经科学研究所以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、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等;科学研究中心分别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、结核病研究中心、遗传学研究中心、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研究中心、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、国际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中国区兰州大学基因组医学实验室、兰州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中心、兰州大学司法鉴定所。学院拥有红十字兰州大学遗体捐献接收工作站,顺利开展遗体(器官)捐献各项工作。
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:基础医学;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:基础医学、中西医结合;博士后流动站1个: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;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:“多肽药物” 创新团队;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: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、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;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:甘肃省特殊人群遗传资源库;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:甘肃省智慧医疗工程实验室;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:中医药标准转化与培训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;甘肃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: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。 2017年教育部公布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,我院基础医学学科排名24(B-)。学院正在积极筹建新医科创新平台,为医学教育教学和科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。
在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面,学院长期以本科教学见长,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高。学院现开设各类课程共计131门,其中,必修课104门(理论课56门、实验课48门),专业选修课15门(理论课14门,实验课1门),通识选修课12门(理论课11门,实验课1门)。现有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1名,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名,甘肃省教学团队2支,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团队1支,甘肃省教学名师3名,甘肃省师德标兵1名,兰州大学 “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”2名,兰州大学“师德标兵”1名,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
在科研方面,学院主要从事医药学领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,拥有相当水平的科学研究综合实力。学院近年来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;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4项;主持863项目1项;973子项目2项,主持国家军委科技计划项目1项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、面上项目46项、青年基金项目23项;建立国际合作项目3项,卫生部研究课题2项,甘肃省各类科研项目48项。学院近年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,获国际授权专利1项,获国内授权专利41项;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,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,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,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,甘肃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,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;发表SCI论文500余篇。
根据学校发布的《兰州大学进入ESI全球前1%学科分析报告》数据显示,我院多位教授做出贡献:生物与生物化学(王锐,连续2年排第1)、临床医学(杨克虎,连续2年排第1,并且排名前10名老师我院就占4位)、药理学与毒理学(吴勇杰,连续2年排第3;王锐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4)、化学(王锐,连续2年排第2)。